长胶技术迎来重大变革
国际乒联近日发布的新规在乒乓球界投下震撼弹——从2024赛季起,所有正式比赛用长胶必须采用固化处理工艺。这项规定直接影响了全球约37%的削球手和防守型选手的装备选择。
"我们收到太多关于长胶性能差异过大的投诉,"国际乒联器材委员会主席马库斯·伯格曼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,"固化标准将确保所有选手在公平的环境下竞技。"
技术细节解析
- 固化温度:必须控制在120℃±5℃范围内
- 硬度标准:邵氏硬度计测量值需达35-40度
- 检测方法:每场比赛前随机抽取3片胶皮进行实验室级检测
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李隼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:"这个改变对朱雨玲这样的传统削球手影响较大,但国家队早有预案,我们去年就开始测试固化长胶的训练方案。"
受影响选手类型 | 预计适应期 |
---|---|
防守反击型 | 4-6个月 |
纯削球手 | 8-12个月 |
德国名将波尔在社交媒体晒出自己改装后的球拍:"就像重新学习乒乓球,但旋转变化确实更稳定了。"配图中可见其惯用的TSP长胶已更换为带有ITTF认证激光防伪标的新版本。
行业连锁反应
各大器材厂商迅速调整生产线,蝴蝶牌宣布将停产12款非固化长胶产品。与此同时,国内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传统长胶近一周销量暴涨300%,很多业余选手希望在新规实施前囤货。
这项改革究竟会扼杀长胶打法的多样性,还是推动乒乓球技术向更规范的方向发展?下个月在上海举行的世界杯将成为检验新规的首个重要赛场,我们拭目以待。